在制造业的版图中,一家企业的工厂分布往往映射着其技术实力与市场战略。
作为国内精密涂布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,上海纳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码:SZ.002825)通过二十余年的深耕,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,更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一张高效协同的制造网络。
这张网络如何支撑起覆盖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客户需求?答案藏在纳尔六大生产基地的布局与实力中。
立足长三角,覆盖全国
纳尔的制造版图始于2002年上海首个工厂的建立。如今,上海已拥有2家工厂和1家研发中心,总建筑面积约36,000平方米,既是技术创新的核心,也是精密涂布材料生产的“先锋阵地”。
2010年,南通工厂开工建设,这座近10万平米的原材料生产基地,为产业链上游提供了稳定保障;而2022年江西丰城工厂的落地,则以一期超15万平米的规模,成为覆盖中部地区的重要支点。
在珠三角,深圳和东莞工厂则聚焦细分领域:深圳超过15,000平米的喷墨工厂,专注于数码印刷材料的精工制造;东莞7,000平米的光学电子功能膜工厂,则服务于消费电子、车载显示等高端市场。
迈向全球化,开拓东南亚市场
2020年,纳尔迈出国际化关键一步——泰国工厂建成,这座近5,000平米的背胶材料生产基地,不仅降低了区域物流成本,还成为打开国际市场的关键。2022年泰国工厂的正式开工,标志着纳尔股份在布局全球化供应链上更进一步。
硬实力背后的关键
截至当前,纳尔股份全球工厂总占地面积约18.6万平方米,相当于26个标准足球场。其生产实力更体现在“看不见”的细节中:6条万级精密涂布产线,2条进口流延机,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检测设备,经验丰富的生产团队,完善的工艺制度,产能更是高达150万卷/年。
从长三角到珠三角,从上海到泰国,纳尔股份的工厂网络不仅是地理的延伸,更是技术能力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。这或许正是中国制造企业从“做大” 走向 “做强”的典型路径——以实业为根基,以创新为引擎,在全球产业链中刻下属于自己的坐标。